我司設備在陳巴爾虎旗正式投入使用
隆冬時節,寒意正濃,但阻擋不了陳巴爾虎人民干事創業的熱情。走進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的東側,以這片大地為稿紙,以頂層設計的圖紙為筆,以前瞻規劃的思路為墨,巴爾虎草原的腹地正在書寫著勇于創新的詩篇,描繪著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畫卷。在陳巴爾虎旗自來水廠新建及管網改擴建工程項目現場,技術人員正在加緊進行著供水設備的最后調試工作,再過幾天,這座即將覆蓋主城鎮及周邊近2萬人的自來水廠將正式投入運營。這,也將是該旗乃至整個呼倫貝爾市首個通過PPP模式正式建成運營的重大項目。
“因原來的陳旗巴彥庫仁鎮自來水廠始建于1985年,建設年代久遠,工藝技術陳舊,多年來一直存在鐵、錳含量超標問題,且供水普及率只有50%。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改善居牧民群眾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陳旗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大力實施陳巴爾虎旗自來水廠新建及管網改擴建工程PPP項目,經過精心的設計施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完成全部建設內容,現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陳巴爾虎旗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到。
據了解,陳巴爾虎旗自來水廠新建及管網改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1.74億元,合作期限為2+15年,運作模式為BOT(建設-運營-移交),回報機制為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2017年11月注冊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建設規模0.99萬m3/d,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水源井8眼、水源地保護區劃分為1級保護區、管網改擴建25.8公里及辦公樓、凈水車間、熱力管網、院墻及附屬設施等。
走進新建自來水廠筆者看到,7400平方米的大型凈水車間坐落在廠區正中間,車間里曝氣池、清水池、調節池、沉淀池及各類泵閥、過濾設備運行良好。技術員劉志豪告訴筆者,新自來水廠屬新型現代化水廠,擁有設備一流、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示范性供水系統。在工藝流程上,該水廠主要采取一二級跌水曝氣、錳砂過濾、石英砂過濾、次氯酸鈉消毒等方式進行凈水,且在管道及各類設備購置時,全部使用超過普通材質價格三倍的食品級304不銹鋼,目前新水廠凈水規格已達到生態直飲水標準。此外,為了響應節能減排要求,該水廠還在凈水過程中通過沉淀調節的方式實現了全部廢水的零排放。
近幾年,陳旗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的要求,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全力推進PPP模式,在撬動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激活了金融之“水”!尤其在關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上,陳旗在謀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大背景下,用自來水廠新建及管網改擴建工程PPP項目最大限度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城鎮居民飲用水的現實需要,充分發揮出市場機制的最大作用,破解了地方既要大力發展和改善民生,又要防止舉債過高的難題,為地區經濟協調轉型發展構筑起了一座容納資本流動的“蓄水池”,更使縣域經濟“如魚得水”。
與此同時,與新建自來水廠僅有一墻之隔的陳巴爾虎旗中國草原產業集聚區PPP項目建設現場也早已是塔吊林立、高樓拔起,園區內游客集散中心、孵化中心、1732草原綜合館、高寒地區實驗室等建筑全部完成主體工程,有的已經投入使用。同時,依托該項目推出的草原小鎮—那達慕浩特也在今年1月1日正式運營,天天那達慕互動表演、巴爾虎互動巡游、冰雪汽車體驗等一系列冬季旅游活動一經推出,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的爭相體驗。
項目是地方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作為少數民族邊境旗縣,與發達地區相比,陳巴爾虎旗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打贏三大攻堅戰”的任務緊迫期、固定資產投資接續下降的緩沖期,旗委、旗政府主動作為,尋找到可以支撐基礎設施建設的社會資本,積極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陳旗旗委書記趙達夫這樣說。2017年,陳旗旗委、旗政府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引入以北方中郡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牽頭的社會資本聯合體,開始籌備建設中國草原產業集聚區PPP項目。作為一個傳統的牧業旗縣,剛踏入PPP領域時,旗委、政府便以人為本,做足了準備工作。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將熟悉項目管理、財稅金融、法律法規的業務骨干配備到PPP辦公室和財政局PPP中心;改變傳統的項目推進方式,由遞進式變為并列式推進;各部門按職能職責,對項目需要辦理的前期要件和審批事項逐一梳理自查后報PPP辦公室倒排工期,主動聯系實施機構辦理相關手續,做到項目前期各項手續完備,極大地提高了PPP項目的推進速度。
作為建設國家草牧業示范區最先啟動的區域,中國草原產業集聚區PPP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高寒地區實驗室、草原綜合館、產業孵化中心、游客中心、草原產業信息大數據平臺等,其中建設期地方政府出資1500萬元,項目合作期為21年,建設期兩年,擬通過8.73億元撬動社會資本50億元投資。項目建成后,將集技術、標準、信息、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深度融合一、二、三產的草原科技創新體系,通過創新技術推廣應用,草牧經營主體培訓和專業化、集群化招商,致力把草原產業培育成新型的戰略性產業,打造中國現代草牧業示范區。同時通過化解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突出矛盾,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發展資本,培育生態友好型產業,最終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東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陳旗作為以草原畜牧業為主的經濟牧業旗,如何梳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內在邏輯,盤活生態資產,將縣域內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實現生態和經濟的全面發展,中國草原產業聚集區可以說是為陳旗指向了一條綠色發展長久之路。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這是總書記的深情囑托,也正是這句話讓陳旗作出了放眼未來的重大抉擇,在陳旗近年來實施的四個PPP項目中,無論是上述提到的自來水廠、草原產業集聚區項目,還是依托豐富“冷資源”正在籌建的汽車冬季試驗試駕產業園區及汽車運動小鎮項目,或立足于改善呼倫湖生態環境的海拉爾河(巴彥庫仁段)水生態綜合整治及附屬工程,都未離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一主題。
綠水青山是資源狀態,金山銀山是產品狀態。從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期間需要漫長的過程,自來水廠項目是該旗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工程,是產業提檔升級的動力工程,是政府轉變職能讓群眾共享發展紅利的民心工程。十三五期間,陳旗旗委、旗政府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緊緊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一大課題,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以大發展惠及大民生,一個個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綠色重大項目,正成為陳巴爾虎旗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也為陳巴爾虎旗“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